飄浮邊界-禮儀
Floating Boundary – Etiquette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漫遊者計畫
行為計畫為期一個月
現場行為、錄像、影像、詩篇,依場地而定。福岡,日本,2018。
TNUA Art Flâneur Plan
Performance project for 1 month
Performance, video, photo, poem, dimensions variable.
Fukuoka City, Japan, 2018.
2018年2月份的日本糸島駐村計畫,延續我從2014年開始創作的行為作品〈馬路是海洋〉(Road is Sea, 2014-)分別在台灣台北市、中國上海市的街頭馬路進行現地行為創作。計劃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是行為、錄像與素描,現地行為作品『馬路是海洋』在博多市進行,透過攝影機記錄完成一首影像資料;第二部分的影像再創作『飄流的邊界』到鄉村採集各種空間風景,蒐集各種與都市相對比的影像元素,結合『馬路是海洋』的影像進行超現實拼貼,交錯時空製造幻象;第三部份的『自然採集』,持續以攝影的方式蒐集影像元素,並以素描的方式記錄身體感知與環境觀察,並思考錄像拼貼的形式草稿。
在日本密集的禮數當中,我發現行禮的目的並非建立在禮儀的往來上,而是自我身體儀式的責任感,行禮成為生活必須語言後,他們並不在意行禮是否有對象,也不在乎對方是否已禮相應,似乎也不在意你是否真心感激,行禮的形式被日常洗煉成一個文化符號。因地制宜,我將『鞠躬』的身體行為處理成一個沒有特定對象的虛無狀態,在安全島、斑馬線上、停止線前向川流不息的車輛與行人行禮,緩慢地『鞠躬』、端莊地『跪坐』、靜止的『行禮』等,在街頭嘗試不同的頻率與方向。我也嘗試以『優雅』的女性身體行動,呈現慵懶自在的身體形成對比。在脫序的時空下進行禮儀的展現,質疑禮數的社會力量以及凸顯日本人的民族性差異。
回到行為介入的創作模式,我將現實場域正視為真實的舞台畫布,將身體『位置』視為一個重要媒介,納入過客、旁觀者、觀眾,創作者成為一個介質,搭配簡單的行為狀態引發行為事件進入空間,在觀看與被觀看以及第三者觀看,甚至多層觀看模式,從中尋找使該地創作元素互相對立的狀態,混淆邊界的規則,凸顯場域條件的異質性。藉此提供觀者一個想像經驗創造失落的幻景,訴說日本體制的衝突與幽默之處,引發眾人反思社會體制並對環境產生新的解讀,探討社會生活是如何判斷跨越的邊界,人們又如何解讀界限?如何服從界線?
贊助|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漫遊者計畫, 翼宿
拍攝者, 行為者|許懿婷
Sponsor|TNUA Art Flâneur Plan, Tsubasa International Guest House
Photographer, Performer|Hsu Yi-Ting